为进一步引领高端设施农业,大力推进高端设施蔬菜发展,现提出年高端设施蔬菜推进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端设施蔬菜是指采用现代农业设施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通过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清洁化现代农艺流程,生产安全、营养、生态和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名牌蔬菜。要以产品高端为引领,大力优化生产设施,种植适销品种,装备信息手段,落实标准化生产,用现代营销方式主攻高端市场,实现蔬菜产业效益大跨越,带动全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年,全省高端设施蔬菜新增万亩,亩产值达到1.5万元,总产值亿元,带动全省蔬菜产值达到亿元,为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二、重点工作 (一)加快优化生产设施结构。新建设施与改造设施相结合,推动新增高端设施82万亩。一是重点园区带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年内应普遍建设优型智能温室,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动休闲采摘和乡村旅游。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连栋塑料拱棚示范园区,为提升设施建造水平提供样板。全年新增1万亩。二是重点区域带动。省级启动建设环北京、环省会蔬菜保障基地,年内新增优型设施20万亩。设区市要推动蔬菜大县建设优型设施示范区,每个市年内新增2万亩,全省新增22万亩。三是扶贫项目带动。配合扶贫开发机构,对水资源和耕地条件较好的贫困村整体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实施设施蔬菜产业精准扶贫,新增高标准设施蔬菜16万亩。重点在两山山区的望都、崇礼、隆化、平泉和万全等县(市)和环首都的涞水、易县、滦平、丰宁和赤城等县(市)实施。四是改造升级带动。在83个设施蔬菜大县,整村推进实施现有设施热镀锌管骨架替代、设施出入口改造和后坡综合利用工程,各建成亩示范区。部级蔬菜标准化创建单位、应急试点和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全面落实建设规范,全省完成改造升级23万亩。 (二)大力推动现代化信息化装备。以机械化、信息化装备为重点,提高农机作业、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水平。一是推广成熟装备。新建设施全部装备卷帘机、保温被、防虫网和遮阳网。传统温室加装卷帘机、保温被和防虫网;大拱棚加固拱顶和立柱,加装卷帘机、保温被、防虫网和二幕。引入物联网控制技术,实现设施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的自动监测预警和保温被卷放、通风口开闭和遮阳网收放机械化操作。二是配备节水设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区和政府支持的各类园区,建设装备高压输水设施设备,推广果菜和稀植叶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密植叶菜微喷技术,水肥配合精准灌溉。全年新增10万亩,达到万亩。三是引进新机具。加大小型专用农机具引进示范力度,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省级创新团队要尽快定型投产一批新型机具,提高蔬菜农机装备水平。发展生产作业服务组织,培育服务外包市场,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节本增效。 (三)着力扩大优势品种生产规模。培育品牌产品,首先要做大优势产品规模。一是建设大产区。指导设施蔬菜大县结合产业基础、茬口安排和轮作倒茬需要,生产品种向两到三个主导产品聚焦,开展单品规模争创全国第一大县、全省第一大县活动,构建网棚生产、拱棚种植、温室栽培合理搭配生产格局,培育聚集区,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二是创建精品园。开展地方特色品种普查筛选,发展设施生产,打造精品园区,提高特色产品持续供应能力,延长货架期。推荐特色蔬菜品种列入国家优质农产品名录,提高社会影响力,拓展高端市场空间。三是培育新优特。自主培育与品种引进相结合,加强“特菜”品种选育和引进。完善品种登记制度,简化登记程序,加快省内育种新成果推广应用,支持市、县和生产主体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培育高端品种设施生产基地,形成新的增长点。四是发展集约化育苗。年内昌黎嘉诚和崇礼庆丰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成投产。继续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种子工程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建设集约化育苗基地,全省育苗能力达到亿株。 (四)切实推动蔬菜的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生产促进蔬菜产品标准化,全省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万亩。一是集成生态栽培规程。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集成抗性品种、嫁接苗、起垄栽培、生物反应堆、增施有机肥、防虫网、粘虫板、丽蚜小蜂生物防治、昆虫授粉等关键技术,配套应用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年内完成10类主要蔬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市县制定区域性优势产品设施生产技术规程。每个设施蔬菜大县都要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派驻专家和技术推广人员,指导落实栽培技术规程。二是积极扩大复种。发挥高端设施保温性能好的优势,果菜叶菜轮作,生长期长短搭配,提早育苗与提前套种结合,带动高端设施增加复种50万亩,提高光热资源和耕地资源利用率,推动多茬口种植增收。三是加强监管投入品。在蔬菜大县推行农药定向配送,在规模园区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严格落实用药剂量和间隔期,规范用药,确保安全。加强例行抽检,扩大质量监督覆盖面。指导规模园区建立健全田间生产档案,接入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全程可追溯。四是提高基地管理水平。率先在环京津各县和省内中心城市周边推动“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商品变礼品”,一、二、三产融合,“菜游一体化”发展。全面开展蔬菜产区环境整治,推行清洁生产,支持集中产区建设臭氧处理设施,对尾菜和作物残体集中处理就地还田。 (五)全面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性。打“绿色牌”、“有机牌”、“高山牌”和“特色牌”,着力挖掘产品品牌价值。一是加强产品认证。争取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高端设施蔬菜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指导法人主体扩大认证面积,增加认证产品,扩大认证产品生产规模。二是培育地标产品。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蔬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出口基地备案和地理商标注册,支持县、乡注册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地方名片”,拼特色、增优势。支持规模化法人主体注册商标,建立产品标准,赋予商品蔬菜更多文化内涵,推动商品蔬菜由低端向高端蜕变。三是提高观感品质。支持规模园区建设地头预冷、冷藏保鲜和初加工分等定级设施,推动“净菜入市”。启动果菜无损伤探测分级试点,推动品牌化、包装化、规格化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加大京津高端消费市场开发力度。紧抓品牌化、“私人订制”和消费升级需求,抢占高端消费群体市场。紧盯京津高端市场,借助已有平台,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建立蔬菜消费信息系统,明确高端目标客户群,培育发展“从田间到厨房的直供直销”入户配送新业态。在京津大型配送基地,推动建立河北蔬菜销售专区,叫响河北高端设施蔬菜。发展直营直销,在京津两市和省内大中城市,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饭店和进网站等“六进行动”,拓宽直营渠道。组织集中推介活动,年内举办“首届河北蔬菜博览会”,促进高端设施蔬菜和特色产品销售。培育销售队伍,开展省、市、县三级优秀经销商推荐活动,支持经销商建设产地初加工、贮藏保鲜、冷链物流和田头市场等设施,提高销售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扶持。年内出台省级支持发展高端设施蔬菜的意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补助资金向高端设施蔬菜倾斜。加快县级整合平台建设,推动农业项目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高端设施蔬菜聚焦。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大力争取国家投资,支持高端设施基地、集约化育苗基地和应急试点建设。推动实现设施蔬菜政策保险全覆盖。 (二)加强技术指导。四月份印发《蔬菜高端设施推荐图册》、主要蔬菜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设施蔬菜安全用药目录和蔬菜产品认证规范等技术文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力加强蔬菜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生产主体的生产技能。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开展网上培训和宣传,为生产主体灵活掌握时间学习新经验、新技术提供便利。 (三)加强宣传引导。邀请京津冀主流媒体到高端设施蔬菜产区采风,挖掘典型经验,开展专题报道,营造舆论氛围。组织专家访谈活动,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传递关键环节的智力支持,增强生产主体大发展、大跨越的必胜信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系统内简报方式,开展广泛交流,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加强督导考核。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明确目标和时限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各地要把高端设施蔬菜发展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建立信息月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年中组织大规模拉练观摩,交流经验,推进工作。年末组织全面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年新增高端设施蔬菜万亩任务分表 设区市 建设总任务 (新建与改造相结合) 其中新建任务 连栋玻璃智能温室 连栋塑料大棚 环首都环省会蔬菜保障基地 太行山燕山及环首都贫困县任务 石家庄市 45 以蔬菜产业为主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万平米以上。 以蔬菜产业为主的市级和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亩以上。 2 保定市 45 3 望都县 2.0 涞水县 1.2 易县 1.2 承德市 40 5 隆化县 2.0 滦平县 1.2 丰宁县 1.2 平泉县 2.0 张家口市 30 4 崇礼区 2.0 万全区 2.0 赤城县 1.2 廊坊市 40 6 唐山市 35 秦皇岛市 10 沧州市 13 衡水市 14 邢台市 10 邯郸市 15 定州市 2 辛集市 1 合计 20 16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mt/70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