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警方查获的假记者所持证件。(记者 邹韧 摄) “当衡水市公安局通知我,已经把这帮骗钱的假记者抓到了,我高兴得整整喝了一天酒,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庆祝!”7月6日,身为被害企业之一的衡水建民纤维素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建民,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难掩兴奋的心情。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成功打掉了一个冒充记者身份,敲诈勒索衡水、沧州、石家庄、保定等4个市20余个县(市)众多企业的特大犯罪团伙,现已抓获该团伙成员22人(其中6人有犯罪前科),破获敲诈勒索案件38起,涉案金额34万余元,查扣作案用车辆5部,手机18部,查获用于作案的证件、胸牌、车标等40余个。 中小企业成假记者“猎物” “被敲诈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是年年初,一位姓贾的‘记者’,拿着一张在我们工厂外拍的照片和一篇写好的小稿子,说有人反映我们工厂在环保方面有问题,要给我们曝光。当时正赶上企业转型,我们开始做外贸业务,刚刚签订了一张外单,人家要货时间非常严格,绝不能拖,对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讲机会实在难得,而且那时也不能有任何负面消息上网,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都没时间应对。”董建民回忆道。 就这样,董建民给了贾某10条烟(约合人民币元),打发走了对方。可是令董建民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又来了另一拨“记者”,还是以曝光工厂环保问题为由,令董建民不解的是,就算他拿出了当地环保局颁发的环保达标证明,对方依然表示必须曝光,无奈还是拿钱了事。 于是,在那段时间,建民纤维素公司就成了这帮“记者”经常光顾的地方,有时来吃顿饭,有时来加个油,最多的时候一周会来三拨不同的“记者”,董建民少则每人给三五百元,多则每人给一两千元,总共给了大约3万元。 董建民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有相关的媒体证件,大多数拿的是网站的“采访证”“工作证”,至于真的记者证究竟长什么样他和他的同事们也不清楚,只要上网一查真有对应的媒体存在,他就给钱。 据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张义介绍,年11月,支队频频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冒充记者以曝光问题为由向企业敲诈勒索,影响非常恶劣。经走访摸排,办案民警了解到,涉案人赵某某,今年45岁,没有正当职业,却对外自称是某媒体记者。后经调查发现,每天上午都会有几个人到赵某某家里集合,然后开车一起出去,到衡水市周边各县转悠,主要以中小企业为敲诈勒索目标,并以曝光企业问题为由索要“封口费”,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 在侦查过程中,办案民警还发现了以史某某为首的另一伙人,他们经常和赵某某几人交叉结伙出行,一起敲诈中小企业。 从车牌号入手找到侦破点 由于证据确凿,案情重大,刑警支队迅速上报至衡水市公安局,并得到指示立即成立专案组,尽快破案,还社会安宁。 张义告诉记者,这个案子是从企业提供的一辆车牌号入手进行侦破的,以车找人、找轨迹、查住址、蹲守落脚点。 “记得当时是腊月,天非常冷,给我们跟踪侦查取证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又经常赶上雾霾天,跟紧了容易暴露,跟松了又看不清。”张义说。 民警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多方摸排走访、追踪扩线,尤其是对初步掌握的骨干成员赵某某、史某某持续蹲守了20余天,逐一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生活规律等细节。 年12月23日,天气转好,民警们了解到该团伙将分赴阜城县和安平县再次实施敲诈,于是一直在嫌疑人落脚点蹲守的民警兵分两路进行追踪,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最终将犯罪团伙在两地同时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随后,根据疑犯交代,专案组乘胜追击,在一周时间内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马某、宋某某等7人。在案件侦办过程中,专案组边审讯、边扩人、边研判,又从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相继获取了其余10余名涉案团伙成员线索。 年春节前后,专案组又先后两次集中收网,截至目前,22名犯罪嫌疑人已到案并全部移送检察院起诉。 “采访”套路令企业频繁中招 专案组经过对案情梳理发现,这个假记者团伙分成3个小团伙,每个小团伙内成员相对固定,多以熟悉程度、亲缘关系结伙作案,而3个小团伙之间又存在三五成群、相互交叉、串联作案的情况。 他们还专门建了一个“记者联盟”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前期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