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数据显示,共有18家河北企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入围企业数量排在全国第5位,新奥集团取代了去年的津西钢铁,成为河北省入围企业榜首;华夏幸福时隔多年后又重新栖身强榜单,并直接跻身河北前三甲;三河汇福和冠丰冶金首次进入民营企业强榜单,成为近5年来我省入围企业中的后起之秀。但无一家企业入围前40强,入围企业多数处于盈利能力较差的行业,

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了《年中国民营企业强分析报告》、《年中国民营企业强榜单》和《年中国服务业强榜单》,通过三份资料所显示的数据和信息,我们对我省入围的民营企业情况进行了剖析,情况如下:

一、榜单和分析报告反映出的我省民营经济情况

(一)从入围企业数量来看,我省今年入围18家较去年数量略有增加,总体排名上升两个位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纵比,年以来我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强的数量呈回升趋势,分别是年25个、年16个、年19个、年15个,年18个,较去年略有增加,入围企业数量排在全国第5位,比去年前移两个位次。

2.横比,年我省有18家企业入围,占中国民企强的3.6%,与排名前四位的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浙江(个)占比26.8%,江苏(94个)占比18.8%,广东(50个)占比的10%,山东(48个)占比的9.6%。

3.从入围五百强前40强的民企来看,我省无一家企业入围,广东省和江苏省各入围9家,浙江省入围8家,北京市入围5家、陕西省和上海市各入围2家,湖南省、辽宁省、山东省、四川省和新疆各入围1家。

(二)从产业结构来看,我省有2家企业跻身服务业百强企业榜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据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民企强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今年入围的三产企业为家,资产总额占比51.69%,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呈现出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调整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力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壮大。我省有2家民企成功入围服务业强榜单,不再“剃光头”,反映出我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所做的努力初见成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省入围的18家企业中,有9家为钢铁企业,占全省入围企业总数的50%,占全国入围钢铁企业总数的53%。“一钢独大”的局面未能得到改变,如何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生产设备,坚决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成为我省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从营业收入来看,我省入围企业营业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大关,入围“新秀”较去年有所增加

1.年民营企业强入围门槛达.75亿元,比上年的95.09亿元净增6.6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我省入围企业最低营业收入由上年的96.58亿元上升到.03亿元,同比增长12.18%,比全国入围门槛高出6.28亿元。

2.年,我省入围民营企业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77亿元,户均.49亿元,较去年下降了4.19亿元。其中,新奥集团取代了去年的津西钢铁,成为我省入围企业榜首;华夏幸福时隔多年后又重新栖身强榜单,并直接跻身河北前三甲;三河汇福和冠丰冶金首次进入民营企业强榜单,成为近5年来我省入围企业中的后起之秀。

(四)从盈利能力看,我省入围民企强的企业多数处于盈利能力较差的行业,与盈利好的行业存在一定差距

1.从分析报告来看,包括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电子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行业收益率相对较高,我省企业所处的行业收益率低于强企业平均水平。

2.从净资产收益率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电子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个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15%,分别为25.13%、23.10%、18.88%。在近几年我省的入围企业中,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唯一一家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的企业。

(五)从创新驱动看,全国入围强企业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以此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许多民营企业不断提高转型升级力度,加大创新投入,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加速发展。在科研人员、研发费用、自主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大大提升。其中,有家企业拥有超过3%的研发人员,有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有家的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开发和研究,研发力度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由此可见,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六)从发展环境来看,入围中国民营企业强的企业普遍认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一些老问题依然影响着企业发展。政府必须要改善当前的发展软环境,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这与对我省民营企业的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目前政商关系在向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政府官员有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干事就可能出事的想法,导致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下降,使处于创新转型阶段的企业十分困惑。在对我省民企进行调研时发现,民企对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反映强烈,认为企业向政府反映问题和诉求的渠道还不够畅通,机制不够健全,一些政策不接地气,虽然有政策,但相关配套措施不同步,缺乏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我省民营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启示与建议

(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新的发展理念的提出,我省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和“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但目前我省民营企业的数量、质量、竞争力较沿海兄弟省份都还有不小差距,且在中国民企强中的一些指标仍在下滑。我省民营企业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利用优势,快速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值得进一步深思

我省民营企业未能入围前40强,户均营业收入下降等现象反映出的既有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我们要必须树立新视角构建新思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解放思想,作出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创新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实现弯道超车。

(二)目前民企面临一些有形或无形的壁垒,民企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亟须改善

我省应推进制度化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破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真正落实政策,为民企发展扫除障碍;要注重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与非公有制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畅通政商沟通渠道,建立完善制度化、经常化的政企沟通机制,促进政商关系在“清”的前提下“亲”起来,实现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设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热线和网络信箱,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把调整产业结构做为我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基本路径,继续推进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调结构、去产能、降能耗的政策设计与推进,调动企业的创新激情,搭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平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把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和无效产能的落后企业淘汰掉,把清洁、高效、先进的企业留下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出现更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我省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健全现代科研管理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拓宽我省民企与知名科研院校机构的合作领域,引进一批具有带动性的产业项目,大力提升民企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民企管理的科技水平,提升民企的市场竞争力。

(五)增加信息资源的投入,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对信息资源依赖不断增加。我省应不断建立共享数据库,建立诚信民营企业数据库和分析系统,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民营企业诚信建设,并针对性的开展服务工作,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信息系统互联和公共数据共享,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对信息的敏感度,让企业了解最新信息,推动智能经济发展。

来源: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fz/73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