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长篇回访:总书记在唐山地震遗址纪
报道丨日报记者 霍晓丽、汤润清、李斌 8月5日,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绿树清池,蝉鸣阵阵。 刻有24万罹难者姓名的黑色纪念墙下,摆放着簇簇鲜花。未凋的花朵,顽强地昂着头。鲜花见证了那一幕。 7.28米高的纪念墙北侧正后方,一片苍翠的树林,微风吹过,枝叶轻摇。绿树见证了那一刻。 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是在这里,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 这温暖人心的一幕,这感动人心的一刻,深深印在社会各界群众心里。 “总书记和我们在一起,心也连在一起!” “这是多么伟大的心意呀!总书记爱唐山,我们唐山人也爱您!” “总书记深切悼念24万大地震罹难者,让无数的罹难者家属得到慰藉,让万唐山人民感受到关怀,让万儿女感受到温暖!” …… 在这段时间里,街头巷尾、网络空间,人们点赞、评论、回味,热议持续久久不息,温情一波一波传递,在燕赵大地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激励,凝聚起无穷的力量。 缅怀——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有英雄的人民 年7月28日9时55分,晴空朗朗。习近平总书记到唐山视察第一站,就来到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 心形的红掌、绽放的百合,寄托着哀思。花篮上方,垂下两条红色缎带,“献给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两行金字,在阳光照耀下十分醒目。 习近平总书记表情肃穆,缓步上前,仔细整理缎带,然后向纪念墙三鞠躬。 这是唐山之殇——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7.8级大地震猝不及防,城市顷刻间夷为平地。24万个鲜活的生命音符戛然而止,成为历史长卷里难以抹去的悲恸之曲。 城市毁了,可以重建;但失亲的痛,却难以忘却。之后很多年,每逢“7·28”这一天和清明节,唐山街口处处烧纸钱,满城飞纸灰,整个城市笼罩在悲哀之中。 在各界群众的呼吁下,年7月,唐山市政府在地震遗址公园内建起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自此,唐山人有了一个悼念逝者、纪念亲人、寄托哀思的祭地。 纪念墙高7.28米,前方的纪念大道宽19.76米,将唐山大地震发生日期年7月28日巧嵌其中。 长达近米的纪念墙,由5组13面墙体组成,黑色抛光花岗岩墙面上,镌刻了24万地震罹难者姓名。 很多外地人来到唐山,都会专程到纪念墙前触摸一下,感受那种心灵的震撼。 今年的“7·28”,和往年一样—— 一大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缅怀40年前逝去的家人和亲友。长长的纪念墙下,摆着一排排鲜花。人群中,有拄着双拐反复擦拭亲人名字的老人,有凝望着纪念墙大放悲声的妇女,有眼角滴泪默默祈福的青年。 今年的“7·28”,和往年不同—— 地震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郑湘军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向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时,许多前来祭奠的群众看见了总书记,向总书记招手,总书记也向大家挥手致意。 “总书记说,这次来唐山,主要是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郑湘军激动地说,“总书记高度评价抗震精神,说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让我深感肩头责任重大。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地震遗址公园进一步建设好、使用好,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的消息,迅速引发网络热评。 “当天上午,三分之一以上的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看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