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完成造林绿化万亩。“十三五”末,我省有林地面积达到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森林蓄积量达到1.71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果品产量达到万吨。 实施生态扶贫,严格林地资源保护。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完成造林绿化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万亩。完成森林抚育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万亩,稀疏林补植补造万亩。 建设美丽乡村。以村周围、隙地、街道、庭院和渠堤坑塘堤坝绿化为重点,引导农民积极营造绿色景观街道、生态经济型庭院、休闲公园绿地、环村林带,对村域内及周围闲散用地全部采取近自然绿化,形成沿河风景林、房前屋后花果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美丽乡村绿化格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0个村庄绿化万亩。 实施生态扶贫。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探索形成林果产业增收、生态效益补偿、生态保护转移支付、生态资源管护受益等脱贫致富新路子,贫困地区林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十三五”期间,带动7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京津支持河北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度化建设,建立跨区域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以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为划分标准,完善森林分类经营体制,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到“十三五”末,力争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保护面积不低于万亩。 实施天然林全面保护。实行政府负责制,建立组织机构,健全管护体系,落实保护制度,规范项目管理,推进天然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扩大天然公益林保护规模,将全省天然林地全部纳入国家和地方保护范围。稳定和维护天然林保有量不低于万亩,全面提升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 严格林地资源保护。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调整和贯彻落实《河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推进全省林地“一张图”建设、维护、应用和更新。到年林地保有量达到万亩。 到年,我省果品贮藏率达到45%,加工率达到35%。 规划提出,到年,我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果品产量达到万吨,人造板产量稳定在万立方米,速生丰产林总规模达到万亩。 建设特色基地。加强优势果品基地建设,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拓展林果产业生态景观和休闲观光功能。到年,果品面积达到万亩,产量万吨,良种使用率98%以上,主要果品优质果率85%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基地80%以上,新增观光采摘基地个,总数达到个。 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景观水平,打造森林旅游精品,新增森林公园14处,新增经营面积11.3万亩,森林公园达到处,经营面积达到万亩,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达到0万人次。积极发展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和利用。 壮大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果经营主体,提升产品贮藏、加工、物流、营销等综合实力。通过“连锁经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优化产业集聚,加快组建跨区域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林果龙头或产业联盟,增强龙头带动能力。到年,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以上,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0家,国家级合作示范社达到家。果品贮藏率达到45%,加工率达到35%。 打造知名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开发和认证,支持鼓励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推进区域特色果品统一品牌、标识,增强市场公信度,提升综合竞争力。到年,培育中国驰名商标5个、河北省著名商标20个、名牌产品80个、地理标志产品10个。 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构建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保护和修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态廊道,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建自然保护区3处,新增面积50万亩,晋升国家级2处,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37处,总面积达到.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4%。 贵阳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sh/56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