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头条君 头条早知道(ID:zao-) ■来源无相财经(ID:wuxiangcj) 最早是张家界,然后是山东、河北、福建、广东……遍地开花的玻璃桥,正在变成吸金桥,有的时候,还是“送命桥”。 1.1死6伤,“网红”玻璃桥再曝伤亡事故 最近,不少玻璃桥景区因为安全事故频发被叫停了,光在河北一省,24家景区的32座玻璃桥项目就已全部停运。 据广西台新闻报道,今年夏天,广西的佛子岭景区就发生了意外事故,多名游客由于下滑速度过快,撞破玻璃滑道护栏。事故导致1人不幸身亡,6人受伤。 (广西佛子岭景区玻璃滑道事故)再早一点的,年,有游客在张家界玻璃栈道上被山体落石砸伤;年,木兰胜天景区玻璃滑道发生事故,造成游客1死3轻伤;年,长春欧亚新生活购物中心的玻璃栈道有儿童坠落……上个月,长清中央城市公园的网红玻璃桥刚刚对外开放,第一天桥面上的玻璃就裂了,吓得游客赶紧站在桥两侧。到了晚上,有网友发现,表面出现裂痕的玻璃已经被放上了几块木板,提示市民不要靠近。玻璃桥,每年都有景区建,每年都有事故发生。财经新闻的记者采访发现,为了提升景区的人气和效益,近年来,包括玻璃滑道、玻璃栈道、玻璃悬索桥等旅游体验项目在国内各省市遍地开花。从报道来看,此类投资多为千万级别,部分项目甚至过亿。但不得引起不重视的是,这些本来是想给游客带去刺激感的投入,现实中却因行业标准与监管主体的缺失,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记者采访游客许先生,他说:本来想玩这个玻璃栈道的,结果没想到它今天维修,上不去。2.“玻璃桥”的跟风潮回想起年,张家界刚刚修建了全国第一个玻璃桥,主跨长米,桥面长米,宽6米,桥面距谷底相对高度约米,命名为“云天渡”。“云天渡”刚一开放,就迅速成为了游客们追捧的热点。除了观景和通行,大桥上还设有蹦极、溜索等项目。桥上每天人满为患,门票供不应求,原价元的门票甚至一度被炒到了八百多元一张。如此吸金,怎么能不让人眼红?在张家界的示范效应下,各地纷纷建起自己的玻璃桥景点,引进玻璃桥的景区三年内增加了数百家。(张家界“云天渡”玻璃桥)据统计,全国大约有2个左右的玻璃桥,玻璃滑道和玻璃漂流项目的数量尚未有确切统计。而仅仅是广东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一个地区就有五条以上的玻璃桥。随着抖音等网络平台广泛流行,不少地方的玻璃桥都被打造成“网红景点”,游客纷纷前往打卡。想象一下,自己的桥下就是万丈深渊,游客能不感到刺激吗?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此趋之若鹜,比如红崖谷景区,就曾经有过游客排队4小时只为体验一把的景象。三年来,玻璃观光项目一度成为了国内景区吸引客流量、改善经营收入的创新手段。不少小景点都依靠这个概念,炒作了一把。可是,膨胀往往意味着隐患。良莠不齐的玻璃观光项目,在追求降低成本,创造收益的目的下,开始忽视设施安全的质量,也没有注重安全防范措施。而且,自玻璃桥问世以来,国内在这项新产品上,一直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相应的监管。只是等到安全事故频发,新闻开始曝光,河北、湖南、广东等几个省才率先开始了对玻璃桥等玻璃观光设施的整改。(玻璃栈道维修)去年3月,河北开展了长达1个月的高风险旅游项目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要求加强玻璃栈道类“高风险项目”的安全整治,对新建玻璃栈桥类项目停止核准备案,已营业项目一律停业整顿。今年9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A级旅游景区复核工作中,对6家有玻璃桥、玻璃栈道、玻璃滑道等高风险项目,且未取得属地政府出具的安全评估意见的4A级景区予以限期三个月的项目专项整改。来得快,整得也快,对于全国各地的整改,网友是这样表示的:不得不说,这还是能反映一些问题的。3.网红景点,能火多久?在玻璃桥的概念被爆炒之后,我们发现,其实旅游内容同质化是个老问题了,仅以玻璃桥的创意而言,就被复制了好几千份。别的呢?我们看到了悬崖荡秋千。十几米高的秋千,号称能够治愈恐高症。一旦坐上去,相当于连续玩跳楼机10分钟,你卷着风朝外飞去,绝对恐怖,绝对刺激,但也绝对危险!(悬崖荡秋千)我们还看到网红摇桥。随着抖音里的那座网红摇桥大火,很多小景点也争相模仿,看起来是很好玩,可是万一跌下去,摔骨折了,算谁的呢?(网红摇桥)更危险的还有攀岩挑战。不少景区为了让游客体验电影里的蜘蛛侠、特工等角色飞檐走壁,无所不能的感觉,愣是搞起了这种看起来就瑟瑟发抖的项目。(攀岩挑战)这些网红景点,看似可以让一个普通地方一夜爆红,是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所乐见的。当地居民通过在景点附近出售零食、矿泉水等等,也能获得一些利益。但是,在一些地方缺乏旅游基础设施,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情况下,成为“网红景点”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南京江宁的“爱情隧道”,本来就是一条仍旧在使用当中的货运铁路,并非什么景区景点。结果因为前来观光的网友太多,产生的各种垃圾太多,破坏了当地的环境,给铁路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而且这条铁路还在使用当中,网友就肆无忌惮地在铁路上拍照、散步、秀恩爱,其危险性不言而喻。其实,世界那么大,“远方”那么多,实在没有必要去追捧所谓的“网红景点”。盲目跟风,别人干啥你干啥,别人去哪儿你去哪儿,追到天涯海角,只为拍个抖音,发个朋友圈,本身就会流于了形式和低俗,与旅游的意义背道而驰,而且还要承担风险,这又是何苦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同理,没有跟风的消费者,也就不会有那些危险的“网红景点”。去哪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