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两世情; 同堂三代,根生四川。 肩披五尺寒,得儿六心暖; 汗流七暑天,教子青胜蓝。 含莘八九载,青丝十丈晚。 题名金榜谢亲恩,方知父爱百千言。 巴山志,蜀江血,岂忘捷达十万里; 危难之际献衷肠,撑起山川天地躯。 龙门十重天,九凤双翼断; 零八祥云现,难料七蜀艰。 平民英雄六方援,共赴五月霹雳险; 不屈四川坚如铁,三地两岸心手连。 廿五年,一转眼,一汽凤凰正涅磐, 中华崛起影焕然! 二OO八年六月孟夏,小荷才露尖尖角,又如一年青春成熟时节。毕业照、纪念册、千纸鹤,大学四年的师恩友情寄托在了一切和聚散有关的具象里。毕业离校那天,我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出人去楼空的宿舍,一眼便看见父亲开着他的捷达车早早等候在了楼下。见我出来,他兴奋地招了招手,一时间仿佛光阴倒转把我带回七年前…… 如果时间能倒回到七年前,那时的我正念高二,因为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意外受伤而不幸弄折了腿,不得不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蹒跚着走向课堂。几天下来,每天上学、回家途中耽误了不少功夫,实在是很不方便。这一切都被父母看在眼里,更疼在心里。记得有天晚上,我隐隐约约听见父母在房间里商量着买车之事,但没想到一周之后,父亲果真开回了一辆红色的家用轿车。在泸州这样的一个西南小城里,“私家车”还是一个新鲜名词。从来不懂潮流的父亲,这一次为了儿子,体验了一把“时尚”。于是从那时起,母亲便从渐渐减少添置的名牌服饰中省下了油钱,父亲把家用DV的梦想也换成了每年的车险。也就是从那时起,堂堂的大教授每天接送我往返于学校,心甘情愿为儿子当起了“车夫”。 当我坐在车上时,父亲总是把车开得很慢很谨慎。从不轻易地超车,深怕一脚油门或急刹就让我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到了学校门口之后,他把车停稳后,就迅速跑到右边替我开车门、拿拐杖,小心翼翼地扶我下车。一直看着我,直到我快走进校门他才会回到驾驶座,还总是不忘回头叮嘱一句:“下课后,如果我还没来,就在门口等一等。” 家里的第一台车,像匹温顺的良驹,独立一旁从不多语,只是用双眼记录这,用心感受着,这深情脉脉的父子情。我想,大概只有当年赵子龙麾下的白龙才独具这种灵性,然此铮铮铁骨亦有柔情,动则疾如飞鸟捷豹,静则止于吐纳呼吸;虽外形难有流线之美,却是生得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每天听候着主人调遣,为父亲所驾驭,必已把竭忠尽职的誓言镌刻进轰鸣的发动机。 小半年过去后,我的伤腿慢慢愈合、康复。父亲与捷达的磨合也愈来愈默契。上高三后,我的学业愈加繁重,父亲把每天接送我的习惯也延续了下去。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就这样,他握紧方向盘,伴随前进的车轮,直到把我送进了高考的考场。 终于在二OO四年的人生第一次高考中,我考入了父母曾经的母校—四川大学。开学报到时,父母开车送我去学校,在络绎不绝的新生车队中,“前卫”的捷达已并不如从前前卫,甚至有了些沧海一粟的落寞。然而它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忠诚未曾改变。和各式各样的千百种车辆一起,见证了天下父母对一代80后的无疆大爱。待报到手续办理完成,父母驾车返回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凄美夕阳映衬下,我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突然间情不自禁,深感头涔涔而泪潸潸。残缺的视线里,捷达银色的背影折射出点点金光,长长的车轮留下父母走向黄昏的孤独与苍凉。 有句话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环境就会改变你。就在大三的时候,环境让我变了。那年的我交了女朋友,她的家里条件挺好,父母给她配了辆新车。有时周末一起出去玩,我们会开着车出去享受一下“小资”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熏染和同学的嫉羡中,我变得有些得意忘本,开始嫌弃自家的捷达已“廉颇老矣”。年春节假期结束返校,父亲主动提出送我,没想到我竟然毫不客气的一口拒绝:“算了吧,爸,别让您那破车再瞎折腾了。”他明显被我的话打了当头一棒,惊愕的看着我,许久才低下头,眼瞳里流出了深深的失落。回到学校,我收到了母亲的一封邮件,上面说父亲在我走的当天,把车从里到外擦了好几遍,一尘不染。又换了机油,换了冷却液。他始终想不通,这辆陪伴了他十万里长路,把儿子从高中送进大学的爱车,怎么一夜之间就被抛弃了…… 含莘九十载,谁怜父母心。直到我即将穿上学士服走出象牙塔之前,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终于理解了爱车对父亲和对我的意义。年5月12日,天灾来袭,汶川大地震发生。一时间,山河裂变,血脉襁褓,生死两难。龙门山上撕开的一道伤口,很快痛彻了天府之国每一处神经末梢。就在当天下午,成都数千辆出租车自发奔向都江堰、广汉、什邡,转运伤员,驰援灾区,而这其中,近60%都是捷达!灾难中距离震中最近的人们,率先迈出了重新站起的脚步。成灌、成绵高速路上,一列列绿色的捷达出租车队装满设备、物资、药品,更装满了希望。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长龙蜿蜒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遥想上世纪90年代初一汽与德国大众进行捷达A2项目合作伊始,为时代左右,受思想煎熬,阻碍重重。然而一汽人上下求索之壮志终未因时势沉浮、经济兴替而停滞,一代车王“捷达”也由此草根崛起,于沟壑间萌芽,创造出一段自强不息的传奇。如今二十五年物换星移,就在人们的视线逐渐向轿跑、进口等转移之际,老当益壮的捷达再一次用忘我的奉献重塑辉煌。古老的成都,有着望丛祠里杜鹃啼血的忠魂,有着子美太白纵情歌唱的荣光。但这一次,它被历史铭记,一辆辆把爱心接力的铮铮铁骨和许许多多的普通司机。成千上万这样的车,也许并不豪华,但它闪烁的车灯却照亮城市的黯淡,照亮了生命的希望;成千上万这样的人,也许并不高大,人性的力量在一分一秒中聚拢、堆叠,重新支撑起四川的脊梁! 今天,家中那辆捷达车的外壳已有了岁月斑驳的印迹,车头的大灯也变得有些昏晦。母亲为父亲的安全着想,也说了很多次劝他换车。但父亲踌躇了好久,始终没有换掉它。我知道,有些东西是永远换不掉的。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那年,我从父亲手中接过捷达的钥匙,接过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我将驾驶着它一路向前,奔向人生的新目标! 亲们小编,世纪的电话和地址说一下呗续保 预约 销售 美容 二手车置换 救援 公司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