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王建分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方竹学处长主持。以下为图文实录: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国制造”和“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仍是我省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是我省建设工业强省的关键时期,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攻坚时期。省政府日前出台的《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描绘了“十三五”时期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制造强省、经济强省明确了任务目标。下面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王建分同志发布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王建分: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然后由我们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回答大家的提问。《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是省政府确定编制的我省“十三五”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省政府办公厅于日前已经印发至各市县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国家、省的要求和产业发展规律融入到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注重方式方法,做好上下衔接,突出战略性、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注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二是注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严格落实创新发展、“中国制造”、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充分吸纳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建材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等意见内容。三是注重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规划》内容切实贯彻克志书记提出的改变传统发展思维模式、侧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等方面的指示要求,突出抓好工业发展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提质增效。四是注重与省有关“十三五”规划衔接,强化与“中国制造”实施意见、工业领域创新驱动实施方案、钢铁结构调整方案以及石化、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土地、环保、科技创新等省各类“十三五”规划的衔接。《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省工业的发展导向,核心是:“十二大重点领域”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包括七个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引擎,根据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类型,明确了“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我省具有比较优势领域的发展重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海洋工程和重大成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基础专用装备”;新一代信息产业突出“大数据和电子信息”,重点提升“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通信及导航设备、新型显示产业、网络基础产品”等电子信息基础产业水平;生物医药主要发展生物药、化学新药、现代中药、大健康及医疗器械。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共包括四个方面: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重点是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石化产业、塑造消费品工业竞争新优势、提升建材行业发展水平。其中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为优化布局、整合重组、改造提升,优化品种提高质量,促进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非钢产业;石化产业重点发展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推动现代煤化工升级,有序发展盐化工;消费品工业围绕食品、纺织、轻工三个具有发展基础优势的重点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三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积极培育一批新型服务业态,优先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节能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总集成总承包、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推动销售模式、生产模式、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设计服务、供应链服务等的转变和提升。《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省工业转型发展的实施关键,核心是:“十四个重大专项”一是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专项。立足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新格局,到年,打造成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国家大数据创新改革综合实验区。二是产业转移承接示范专项。对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升级规划”,到年,重点产业领域布局更加合理,与京津区域配套和产业融合水平大幅提升。三是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专项。对接国家《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试点》,到年,培育示范企业,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四是城市试点示范专项。对接“中国制造”城市试点示范,到年,形成1家以上国家“中国制造”地级市试点示范,在全省建成一批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市)。五是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专项。对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到年,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形成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六是工业强基专项。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年,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实现替代进口,50项重点示范产品工艺填补国内空白。七是智能制造专项。对接国家《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到年,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达到家,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60台。八是“互联网+”协同制造专项。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服务模式及试点示范。到年,培育省级试点示范项目个。九是绿色转型发展专项。对接国家《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到年,创建10家绿色工业园区和家绿色工厂,建设个能源管控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第十,服务型制造专项。对接国家《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到年,实施工业云服务提升、制造业服务化增值等工程,网络化协同制造在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第十一,压减过剩产能专项。继续推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结构调整方案,年底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压减钢铁产能万吨、水泥产能万吨、平板玻璃产能万重量箱任务。第十二,新一轮重大技改升级专项。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技改升级工程支持,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到年,优势传统产业80%的核心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十三,质量品牌提升专项。对接国家《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到年,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达到家以上,名牌产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规上工业40%以上。第十四,优势产能国际合作专项。打造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平台,到年,我省成为全国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新样板,培育形成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通过“十三五”规划引导实施,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到年,工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全国新型工业化重要基地和华北现代制造业基地,基本形成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与京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新闻媒体的朋友提问。 日报记者:刚才副厅长发布的《规划》为我省“十三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转型升级”将是“十三五”时期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有哪些具体的手段、措施来推进全省工业的转型升级? 省工信厅规划处牛占冀副处长:“十三五”时期的工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要技术改造这一重要途径,这也是我省十二五期间的工业发展的实践验证了的。技术改造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现有企业通过改技术、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改管理等实现增品种、提质量、增效益、降成本、扩规模、提升企业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所有的投资活动,是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将是确保我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节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技术改造工作将紧密围绕《中国制造》、“互联网+”、技术创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新要求,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和产品高端化为重点,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企业普遍实施技术改造,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制造业升级版,尽早实现建设制造强省的目标。近期将重点开展八大行动:智能制造行动、绿色制造行动、服务化制造行动、工业强基行动、产品高端化行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大智移云”培育行动、开展消费品“三品”培育行动。目标:推动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技改投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我省传统产业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取得明显进展,信息化发展指数大幅提升,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绿色制造水平巩固提升。到年,优势传统产业80%的核心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省级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对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予以一定额度的资金补助。成立工业企业技改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将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化制造、产品高端化、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设立若干技改子基金。另外还将在政银企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国家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助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 新闻网记者:李克强总理在一次企业调研中提到:“中国制造”的前途在于“+互联网”,“十三五”期间我省制造业如何做好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大文章? 省工信厅两化融合处马蕴处长:我们国家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全球市值前10互联网公司中,我国有4家),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有利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对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作出具体部署;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又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8号)。 为贯彻国务院28号文件,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发39号),对我省融合发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概括讲就是抓好三项基础保障工作、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四新发展”。 三项基础保障工作:一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估,二是融合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三是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 基于互联网的“四新发展”:一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双创”支撑新体系,包括大企业互联网“双创”、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双创”、面向产业聚集区的互联网“双创”,以此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发展制造业新模式,包括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以此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三是培育平台化服务新业态,包括工业电商平台、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信息化支撑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此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四是建立完善融合发展“新四基”,中国制造工业“四基”工程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对应融合发展的“新四基”是指,一硬:自动控制与感知系统,一软:工业核心软硬件,一网:工业互联网,一平台:云计算及智能服务平台,通过“新四基”支撑融合发展,同时带动以大数据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发展。 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无论是从十二个重点领域,还是八大任务和十四个重大专项,都充分体现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主线思路,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划和布局。 经济日报记者:我省装备制造业目前已经超过钢铁行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行业还将有一个怎样的发展? 省工信厅规划处牛占冀副处长:当前,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经超过钢铁(1-10月份钢铁规上增加值占全省的25.5%,装备制造业规上增加值占全省的25.6%),与钢铁并驾齐驱成为我省的两大支柱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十三五期间,装备制造业以创新与智能、整机与配套、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形成以高端成套装备为主体、关键核心零部件为基础、智能制造装备为引领的我省高端装备产业体系。到年,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长城网记者:我们注意到《规划》出提出“建立绿色制造推进体系”,“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如何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省工信厅科技节能处王志峰副处长:一是建立绿色制造推进体系。建立健全绿色标准,以标准为引领,通过培育绿色评价机构,开展绿色评价,促进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到年,创建10家绿色工业园区和家绿色工厂,建设个能源管控中心,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二是推行清洁生产。完善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提高工业锅炉、窑炉等重点用煤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提升全省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三是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重点建设5个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推动以尾矿为主的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建设9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向装备大型化、生产清洁化、加工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危废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钢铁、电力企业余热向城市供暖为重点,实施工业低品位余热回收暖民工程。通过绿色制造,实现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对自然生态无害或者危害极小,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真正实现绿色制造、绿色发展。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白癜风可以治愈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fz/37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