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学生在下载电子图书。

尽管已近寒假,但记者近日在河北省高校走访时发现,许多高校图书馆的自习室里仍然座无虚席。一些学校的学生为了占到座位,在早晨开馆前就排起长长的队伍。然而,馆内的图书借阅处却冷冷清清,一排排高高的书架下很难找到学生的身影,与爆满的自习室形成鲜明对比。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读书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低头族”正在兴起,“读书郎”的阅读习惯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图书馆借阅量逐年下降,电子阅读数量超过纸质阅读

“年全年借阅量是21万册,年降到18万册,而到了年则只有16万册,仅为年全年借阅量(34万册)的47%。”一位省属高校图书馆馆长对逐年降低的图书借阅量很是无奈,“一些书买进来好几年了还和新书一样,几乎都没有人借过。”

记者走访发现,不只是这所高校,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借阅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去年曾对大学生阅读量(包括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阅读内容、阅读心理以及影响阅读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平均一个月(四个星期)的纸质阅读量大约为1.47本,电子阅读量大约为1.92本,二者相加一个月也仅仅读书3.39本。

“这次调查的对象涉及理工、文史各个专业,年级上则覆盖了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所以调查的结果能基本反映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该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秋山坦言,与日本、法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阅读量明显欠缺。

“现在,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上,读书的时间和数量肯定会压缩。”张秋山介绍,他们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而且调查数据还显示,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仅占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

调查结果中的一个数据引起记者的注意,那就是电子阅读量超过了纸质阅读量。“由于90后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更倾向于电子阅读。”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甲成表示,去年11月,他们引进了两台电子书借阅机。学生在手机上安装电子书客户端后,只要在电子书借阅机上扫描所选图书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fz/146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