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博物院举行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博物院举行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08/12

中国博物馆协会

CMAOPENYOUREYES

NEWS热门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历代诗人咏诵七夕的诗句中,隐约可见七夕节俗在当时之盛行。而近代文明的迅速发展,使许多传统节俗文化渐渐被国人所淡忘,七夕节便是如此。如今内涵丰富的七夕节只留下“中国情人节”的空头名号,节日风俗多为仿效西方情人节情侣间互赠玫瑰、巧克力等礼物。为更好地传承宏扬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院精心打造了“相约冀博牵手一生”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8月7日上午10点,预约前来的七对情侣、夫妻并坐凝听博物院社教人员“追根溯源话七夕”。在主讲老师系统全面、条理清晰的讲授中,参与人员与围观大众了解了与七夕相干的众多知识。七夕起源于汉朝,最初源于自然崇拜,因而又叫“魁星节”。由于节日风俗中有妇女穿针乞巧的内容,所以又被称作“女儿节”、“穿针节”、“乞巧节”。后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广泛流传,为七夕增加了浪漫色采,使其成为意味爱情的节日。因而,在当代七夕节又被赋予“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不同地区七夕节俗各不相同,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摆设花果女红等风俗。有些主要节俗影响远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

为了让参与者更好地体会传统节俗的文化魅力,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心灵手巧过七夕”的动手环节。“巧手制盘扣”在老师的指点帮助下,每一对参与者都制作出一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盘扣作品。

“穿针乞巧”每一组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男女协作,同心协力将一根细线穿过1字排列扎在藕节上的七个缝衣针的针眼,不唯一“得巧”的美好寓意,还包括着工作人员对参与者“巧得佳偶”、“佳偶巧成”的美好祝贺。

“活动结束后,参与人员纷纷表示博物院的活动让七夕节鲜活、饱满起来,今年的七夕节是他们过的最充实,最值得记念的一个。

博物院还将举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主题文化活动,继续为广大观众体验传统节俗搭建文化平台。

—THEEND—

中国博物馆协会

CMA

中国博物馆协会(









































北京中科医院假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zx/6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