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6日0—24时,河北省无新增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4月26日0—24时,河北省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例。截至4月26日24时,河北省现有确诊病例4例(境外输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含境外输入6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1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新增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0人,尚在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人。本地确诊病例中,唐山市58例、沧州市48例、张家口市41例、保定市32例、邯郸市32例、廊坊市30例、石家庄市29例、邢台市23例、秦皇岛市10例、衡水市8例、承德市7例;死亡病例中,沧州市3例、秦皇岛市1例、唐山市1例、邢台市1例;出院病例中,唐山市57例、沧州市45例、张家口市41例、保定市32例、邯郸市32例、廊坊市30例、石家庄市29例、邢台市22例、秦皇岛市9例、衡水市8例、承德市7例。日前,一则广泛传播的网络传言称,“疫情期间名儿童的成年亲属死亡成为孤儿”。该传言来自于活跃在境外社交媒体的某个“大号”,为了更有可信度,传言还冠以“民政部证实”的帽子,引发了网友热议。△网络传言截图这则传言是否属实?记者求证发现,这是一则“偷换概念”的谣言。首先,这一说法来自于4月18日民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数据中称,“15个省份发现报告并救助保护了名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何谓“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对此,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副司长倪春霞解释:疫情暴发以来有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确认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离观察,有些父母或监护人因为参与防疫抗疫工作需要或其他因疫情影响的原因,造成了孩子临时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我们把这一类儿童统称为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据称,民政部高度重视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在2月上旬就印发了做好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及时发现报告、落实临时监护责任、加强救助保护等一系列措施。随后,民政部又提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要求各地切实兜住这些儿童的安全底线。在2月底,各地发现报告需要给予紧急临时救助的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人,但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有些父母出院或者防疫抗疫工作结束返回家庭,这些儿童已从人降为人,各地也对这些儿童采取了临时照料、关爱保护等服务措施。“监护缺失”与“成为孤儿”有着本质的不同。谣言将两者的概念偷换,炮制出来“名孤儿”这一耸人听闻的说法。不仅如此,4月24日上午,民政部举行的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在回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特别强调:通过各地全面的走访排查,包括和卫健委等部门的大数据比对,在整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没有一例因为父母双方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而造成的孤儿。来源:河北卫生健康委员会光明网责编:赵永刚苏浩军编辑:马健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xx/167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