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滨渤海、西依太行、环抱京津,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又因古为冀州之地而简称“冀”,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北因长期为京畿之地而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明清时就直接以直隶为名,民国因直隶之名已名不符实才改为河北省。河北历史悠久,但政治中心多变,是我国省会变迁最为频繁的省份,而以河北简称“冀”为名的这个地方,历史上也曾为河北重要中心,不仅以古九州之冀州为名,历代也多为郡、州之所在,现仅为衡水市市辖区。冀州为“古九州”之一,有“九州之首”之称,最初仅为地理名词。西汉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为名,因此又称“十三州部”,而冀州刺史部就为其一。十三州部最初仅为监察区,后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到东汉末袁绍就占冀州以征天下。今冀州春秋时先后为鲜虞、晋所辖,战国属赵,秦灭六国后属巨鹿郡,西汉时于今冀州故城设信都县、信都郡,县为郡治,汉景帝时改信都郡为广昌国。汉武帝时设冀州刺史部,刺史部最初无治所,而广昌国为其所辖,到西汉末广昌国又改为信都郡。东汉时,信都郡先后改为乐平国、安平国、安平郡,仍均治信都县。三国黄初二年(年),曹丕将冀州刺史部治所由邺迁到了信都,自此多以冀州为名。西晋时改安平郡为安平国,信都仍为安平国、冀州治所,南北朝时期建制变化频繁,信都仍多为冀州治,隋及唐初州制逐渐取代郡制,信都县曾为冀州、信都郡、魏州等治,唐中期以后基本稳定为冀州信都县,唐末信都县曾短暂改称尧都县。明初省县入州,信都县省入冀州,冀州为真定府所辖散州,清雍正时冀州升为直隶州,领本辖及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衡水等五县。民国初废州为县,冀州改为冀县,自此政治地位大大降低。新中国成立时,冀县隶属于河北省衡水专区,年改属石家庄专区,年并入衡水县,年冀县复设,此时冀县还辖有枣强县地。年,枣强县从冀县析出,同年衡水专区复设,冀县改属衡水专区。年,冀县改为县级冀州市,年衡水地区撤地设地级衡水市,冀州市由衡水市代管直至年。年,县级冀州市撤销,改设为衡水市冀州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xx/158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