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专题报道各地整治城市“牛皮癣” 我区执法局经验做法被肯定 城市路面、沿街建筑立面、公共设施表面仿佛城市的“脸庞”,其整洁程度直接关乎城市文明形象。为根治城市“牛皮癣”,日前,河北省文明城市创建打响了“城市广告整治”攻坚战。 城市“牛皮癣”“症状”仍明显“你看地面上一个个的黑块,那是一些人趁夜晚人少时用白漆喷涂的小广告,我们不得不刷漆遮盖。”近日,笔者遇到已当环卫工40多年的段师傅时,他正在省会建设南大街清扫垃圾。他告诉笔者,多年来上早班,他经常是边清扫垃圾边清理小广告。 而在河北省不少城市,一些没有物业管理或门禁设置不完善的居民楼,更是成了“牛皮癣”的重灾区。在廊坊开发楼小区,笔者看到,很多居民楼楼道的墙壁上各类小广告扎堆,原本整洁的墙面成了“大花脸”。邢台市中华南社区曾发动志愿者,对社区内小广告进行清理。 近年来,很多促销广告还瞄上了私家车车主,实施“准确投放”。在不少城市街头,常见有人手拿厚厚一叠广告印刷品,穿梭在缓缓前行的车流里,看到有车停下就上去敲车窗,询问要不要广告。还有人往停驶或正在行驶的私家车车窗缝隙中乱插名片式小广告。“这太考验车主的细心程度了。”省会市民刘权说,这些名片式小广告一旦掉落到车门夹层里,容易卡住升降机里的部件,造成车窗升降故障。 环卫工也深受其害。省会环卫工吴阿姨告诉笔者,一些插在车窗的广告小卡片被车主随意扔在地上后,紧紧贴着地面,扫都扫不起来,只能猫腰捡,增加他们的工作量不说,还很危险。 非法小广告为何难根治很显然,乱贴乱发非法小广告,不仅有碍市容市貌,影响百姓生活,有的非法小广告背后还潜藏着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为此,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多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城市“牛皮癣”行动。石家庄市城管委曾多次开展乱贴乱画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级城管部门、沿街门店和单位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加大非法小广告清除力度,并建立了相关案件移送反馈制度。张家口也曾开展清理整治非法小广告集中行动。这些行动,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非法小广告仍难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态势。 为何非法小广告屡禁不绝呢?石家庄市城管委市容处副处长张伟义说,乱贴乱发小广告成本低、收益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另外,非法小广告容易张贴、涂刷,过程隐蔽,不易被发现。即使张贴者或发放者被城管工作人员发现,除了责令其自行清理、给予批评教育外,按照相关条例,只能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难以起到震慑作用。所以,尽管城管部门为治理市区小广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为清理交通指示牌、高架桥桥体上的非法小广告不得不租用升降车,但仍难走出前边清、后边贴的“怪圈”。 “只有让张贴、散发小广告人员觉得其行为的违法成本大于经济收益,才能让他们收手。更要深挖源头,对违法散发小广告的组织者和最大受益者进行从重处罚,才能有效根治违法张贴、散发小广告的行为和现象。”张伟义认为,在城管部门、街道、社区、产权单位等对各自责任区域内张贴、散发的小广告及时清理的同时,更需要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进行综合治理,切实切断其源头。 从源头治理“牛皮癣”今年5月31日,邯郸市文明办开展了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决心利用半年时间,由“城管部门牵头,公安部门、房管部门和联通、移动、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协助,各级文明办协调”,在主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对乱涂、乱画、随意张贴的各类墙体广告、道路喷涂广告、公共设施上粘贴的小广告、散发小广告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对小广告中出现的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进行逐一登记、分类、汇总,并将汇总分类情况报市城管执法支队,由城管执法支队向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申请停用小广告上的电话。市公安部门则严厉打击制作张贴、喷涂办证、贷款、刻章、涉黄涉毒等非法小广告行为。 邯郸市文明办协调处处长刘学兵告诉笔者,近期他们还将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