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能源之一,伴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生物质能的发展虽不是一帆风顺,却也可窥见光明。如何进一步突破瓶颈、实现产业化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做到系统规划,搭建良好的政策体系,成为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近日召开的某生物质能源国际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称,我国将在“十三五”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生物质能源发展。   为完成上述目标,需对传统能源产业进行理念、技术、商业以及观念认识上的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任东明表示,“十三五”期间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有五项重要工作,即启动生物质能供热替代城镇燃煤供热的示范工程;推进生物质进入天然气市场;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热电联产改造工作;推进生物液体燃料推广和示范;加强生物质开发的利用规划,加强资源供给的保障、政策、监管体系建设。   另据“十三五”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到年,生物质能利用量将达万吨标准煤,其中生物质锅炉供热每小时将达2万蒸吨,生物质固体燃料年利用量达万吨标准煤;生物天然气达亿立方米;生物质液体燃料总量将达万吨,其中燃料乙醇万吨,生物柴油万吨。此外,发电装机要达到万千瓦。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生物质能源将是一个有力的支撑,市场也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研发水平总体上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在生物质气化及燃烧利用技术、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方面居领先水平,但是存在生物质能产业结构不均衡、生物质成型燃料缺乏核心技术、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   目前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万千瓦,并网约为万千瓦,主要是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核准容量约为万千瓦,并网容量约为万千瓦,核准容量占比约为59%,原料是各种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物,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等原料比较丰富的地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主要用于各种锅炉,原料以农作物秸秆和木屑为主,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年产量已达万吨。中国现阶段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有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两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产量分别仅为28亿升和11亿升。   仅在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万千瓦,是5年的5倍。国家能源局印发《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显示,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生物质、风电、光伏等)电力消纳目标为全社会用电量的9%,年这一指标仅为5%。因此,在年至年的5年时间中,需提高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至少提高0.8%   相对于其他新能源,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有其特点。从农林生物质发电来看,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以规模化种植为主,农业废弃物的收集相对比较方便;而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原料收集,由于农业生产相对比较分散,搜集运输成本较高,对农民来说,考虑到利益最大化,往往将大部分秸秆丢弃或焚烧。垃圾发电更复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真正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垃圾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在焚烧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使得垃圾发电在很多地区遭到了当地公众的反对而难以发展。   此外,“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最大障碍是有些地方环保部门没有达成共识,有些地方将其定为高污染燃料,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生物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凤起说。因此,有舆论认为,生物质要想改变现状,在“十三五”期间有所作为,一定要有新政策落地,政策工具不可或缺。   除了对生产企业的补贴之外,对原料基地也应实行补助制度。因为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供应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在不增加耕地的前提下,如果非耕地、山林地用来种植生物质原料,原国家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主任王征认为,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   政府还应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我们必须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国家急需的短缺的生物质能源里面来。”王征介绍说,“生物质能源领域,目前设有中小企业基金、创投基金、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等等来扶持一些小型和新兴的企业。”   如今,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而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攻关和推广普及,目前还任重而道远。对此,业界资深人士康一群仍然乐观,“生物质应该到了一个拐点,就是它马上要进入技术博弈阶段了,只要一项新技术出来,能够产生投资回报率,民营资本、市场资本一进来,它的技术革新会非常快。”

天太,产品介绍大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beishengzx.com/hbly/41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