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人们的文明程度越高,就懂得通过互相合作来取得自己族群的最大利益。 文杜雪巍笔者按: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观念也不尽相同。汉族妇女缝纫衣服时针尖朝外,剃头匠在为顾客剃头时刀刃朝里,而新疆南疆的维吾尔人却与此完全相反。人们的文明程度越高,就懂得通过互相合作来取得自己族群的最大利益。新疆各族人民也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多情且豪爽,执拗且坚持,勇敢且豪迈,构成我们新疆人共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新疆人也都与生俱来具有一种宿命或者担当!百年血脉:新疆人清代时,新疆与东北的尚阳堡、宁古塔一样,均是北方两个最大最集中流放犯人的地方,“若文武官员犯‘徙’以上,轻则军台效力,重则新疆当差。成案相沿,遂为定例”。乌鲁木齐建城早期的周边各个屯堡当中,就拘押着一定数量的刑事犯人,从事屯垦。此种制度一直实行到光绪十年(年)的新疆建省,第一任巡抚刘锦棠上奏清廷,建议清廷今后不要再把重刑事犯人发配至新疆。在新疆,因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战事结束后,便有相当数量的大批湘军、楚军、蜀军、陕甘老兵留在了新疆,从事耕种、劳作,生息繁衍。更有清代早期,不断迁徙,移民新疆的那些甘肃农民迁徙于此,生息繁衍了几百年。年,名抗击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义勇军战士弹尽粮绝后退入苏联境内,取道苏联西伯利亚,从巴克图口岸进入新疆境内。后来,这些东北义勇军战士均改编成了新疆部队,很多战士亦转入了地方工作。他们中的绝大多人都把献血和生命,留在了新疆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了。多年前,东北义勇军老战士谷梦麟与作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加上年前后调防进入新疆的约十万名国民政府官兵,整个二十余万人,也都加入到建设新疆的滚滚洪流中。这些官兵们也大都来自全国的各个省份,将这些生力军留在新疆,若仅有男性,没有女性怎么行?于是后来,王震将军报请中央,从山东、湖南征集了数万女兵来到新疆,这便是“八千湘女下天山”之类电影、电视剧题材的故事背景的真实来源。建国之后,在新疆的部队里,兵员的主要来源是甘肃、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山西、河北等省份。这些战士服役期满后,根据新疆出台的鼓励人们留居新疆的政策,相当多的人便留在了新疆。所以新一代的新疆人中,来自部队官兵的比例是非常之高的。新疆乃极边之地,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只要肯出力,皆可以吃饱肚子。建国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抑或为了逃避内地激烈的阶级斗争,内地各省有将近一百万人来到新疆来谋求生路,他们后来也都成为了建设新疆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二十余万上海知识青年赴新疆插队,所以在我们身边随处可以看到上海知识青年的后裔,既使在大批上海知青返城之后,还是有不少上海知识青年留在了新疆。也因为新疆曾有过八千湘女进疆、五千鲁女进新疆这样的故事,我们在新疆更是到处都可以遇见湖南籍、山东籍的后代。还有建国后,大批医疗卫生行业的人才,大批金融行业的人才,大批纺织行业人才……他们都纷纷来到新疆支边,所以在新疆您可以在生活、工作中,遇到来自各个省份人的后代,但他们都有一个新的身份和新的名称,那就是:新疆人!乌鲁木齐本身便是一座移民之城、融合之城。因为融合,各个省份的文化皆在这里碰撞、交流、交融。著名诗人周涛曾在其早年的《边城》一诗中说:一年之中就有半年的寒冬,霜雪冰花就是塞上风景;三个人里兴许有一个罪人,荒凉的关外只收留孤胆野魂!只有他们像一群疲惫的骆驼,被狠心的命运判了无期徒刑;江南的热土呵反正没了希望,咬一咬牙在雪峰下生根。周涛先生这首诗,说的是自清代以来的另一类人到新疆迁徙新疆的命运。直到建国之后,这种迁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来,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的人,如今也都到了60岁上下。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要么是当初入伍曾在新疆生活、战斗过;要么是当知青时在新疆插过队……。即使后来这些人回到了内地,作为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是在新疆度过的,新疆也成了他一生中难以抹去的记忆。这些年来,我们每年都会遇见很多前来寻访故旧,前来查找父辈在新疆工作过的史料的人,即使他们回到内地还梦想着回到他(她)年轻时工作过、生过的地方。因为新疆,已经成为了那些人生命中难忘的记忆,成为了他们生命中、血液的一部分。乌鲁木齐是一座混血之城。这里的人们,包括“赶大营”进入新疆经商的后代,都已经七、八代生长在新疆了。即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新疆的后代,如今也已经是新一代的新疆人的疆二代、疆三代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以致互相通婚。也正是这种交流、交往和交融,内地的“拉样片”,亦叫“放电影”带到了迪化,杨柳青人还将年画、剪纸、贴窗花,扎花圈,做糕点、点心等技艺传到迪化,传到了新疆,将一种内地的新的文化和习俗传到了新疆。乌鲁木齐距离北京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当北京市早晨八点钟上班时,乌鲁木齐人竟还处在睡梦之中,直到两个小时后才上班。傍晚时,北京五六点钟天色已经黑了,而在乌鲁木齐却还是日上三竿;六、七、八、九月月份的乌鲁木齐,直到九点、十点钟,晚霞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有时候,新疆人的时间观念与内地人大不一样。曾今一度,新疆还实行过夏时制,比我们时常通用的北京时间还要晚四个小时。也正如诗人周涛在诗中所说,乌鲁木齐是半年的冬天、半年的夏天。在乌鲁木齐春季与夏季的交替并不明显,秋季与冬季的区别也很难区分,不像内地的很多地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年的三四月份,往年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干净,转眼杏花就开了,接着就是半年的夏季;而当内地秋季来临时,边城乌鲁木齐直到十月下旬还依然艳阳高照。而当乌鲁木齐路边的树叶泛黄,纷纷落下之时,转眼便是天降大雪,然后就是漫长达六个月的冬季。乌鲁木齐的夏季,那几乎就是一个水果的季节,满大街都飘逸着瓜果的芳香。当乌鲁木齐的春天来临时,托克逊的杏花大规模开放了,时间不长,周边城郊的草莓便已纷纷上市了。当桃花、梨花、海棠花次第开放的时候,南疆大规模的杏子也纷纷运到了乌鲁木齐。接着李子、桃子接踵而至,接着便是葡萄、蟠桃、西瓜、甜瓜陆续登上人们的餐桌。所以生在乌鲁木齐的人们,一到夏季便到了尽情品尝新疆瓜果的好时节。尽管乌鲁木齐的夏季较漫长,但是一早一晚的昼夜温差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乌鲁木齐也有“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也正因为乌鲁木齐的昼夜温差大,所以新疆人多喜欢吃羊肉用以驱寒。这也很自然就使得新疆人的身材大多都体格高大、健壮,性格粗狂;姑娘们也是靓丽、俊美,衣着潮流,时尚。所以人们也常说,新疆的羊肉养人,新疆纯天然的食品养人,新疆的山水养人。以前挂在新疆人口头上的一句话便是,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吃、大喝的人少了,酒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劝酒了。这些迁来新疆的内地人,在新疆生活久了,连他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兴趣、爱好,都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疆的气候变化,人文、水土。尽管边城夏季炎热,但绿荫下便可乘凉,不像内地,天气炎热时无处躲藏。乌鲁木齐冬季虽然寒冷,但是房屋里却是暖意融融,惬意无比,不像内地很多地方,冬季屋里屋外一样冷。所以在新疆生活了几十年,再次回到内地故乡,反而不习惯了,再次回到新疆来生活。在新疆购买物品,习惯于论公斤,而内地则是论斤。这也很自然显得新疆人大方、潇洒,从不斤斤计较。在新疆生活的久了,就连人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乐观起来、豪爽起来、阳光起来。过去从遥远千里的内地省市,流放到乌鲁木齐来的犯人,需要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时间。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那无论如何都难以承受这长途跋涉之苦。所以能走过数千公里,且在新疆长期生活下来的人,都有一个很好的耐力,都有一个乐观的精神和心态。如今在乌鲁木齐,也许您是父辈当兵留在新疆的陕西人的后代、也许您的父辈是知青支边新疆时留在新疆的后代,或者您的父辈是东北义勇军的后代……,抑或您是来乌鲁木齐经商的山东人、温州人、广东人……,也不论您的口音天南地北,凡是在新疆生活在十年、二十年以上的人,我们都称呼他们是新疆人,新一代的新疆人。因为现代交通,现代通讯……已经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乌鲁木齐市的一些老的居民大院中,有汉族、有维吾尔族、有哈萨克族、有回族、有乌兹别克族……,各民族友好相处,相互交流、交往、交融,演绎出了很多动人、感人的故事。既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单位里,同事之间也是各个民族都有,大家彼此互相关照、互相爱护,也是再平常不过了。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各种批发市场很多,从小商品到各种机电产品、陶瓷产品、家电产品、各种建材,等等。如今内地各省商人仅在乌鲁木齐市成立的各省商会就达几十家,比如浙江商会、江苏商会,其商会的会员企业每家商会都有着数万家企业,这当中还不包括他们的妻子、儿女,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工作。生活在新疆的人们,时常有机会到内地出差,开会,或是旅游,经常会遇到一些不了解新疆的人,带着诧异地表情问我们:“呀!是新疆来得呀!你们上班用骑马么?”每当此刻,也会有些新疆人会揶揄一句,“我们不骑马,我们上班骑骆驼!”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但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新疆了解的增加,渐渐没有了这种隔阂情况的发生。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作为理所当然的“疆二代”,我们承接着父辈的心愿,扎根在这里,奋斗在这里,献身在这里。随着现代交通与通讯条件的改善,新疆与内地的距离大幅度的缩短了。如今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