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经济实力: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但近年受制于钢铁、煤炭、石化等传统支柱产业化解过剩产能及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河北省经济增速相对较低。年河北省经济增速较上年略有提升,但受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修订等因素影响,经济总量有所缩减,经济总量排位由上年的全国各省第9位降至第13位,同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偏低。年,河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0.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3万元,同比增长6.2%,是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0.65倍,人均水平居全国各省第26位。年河北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全省“三二一”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显著高于第二产业。此外,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相对较低,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8%和8.4%,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2%,高于投资贡献率13.4个百分点。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河北省消费需求有所下降,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放缓。同期,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7%和下降3.7%。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年河北省下辖各市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同样受地区生产总值修订等因素影响,多数地市经济总量有所缩减。唐山经济总量仍居全省首位,年经济增速亦居全省首位,但地区经济发展对钢铁等传统工业依赖度高,是全省唯一第二产业占比仍超过50%的地市,面临较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年,唐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8.0%和7.3%,三次产业结构为7.7:52.4:39.9。省会石家庄经济总量仍居全省第二位,但与唐山仍存在一定差距,且年经济增速降幅较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居前列,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石家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29万元,居全省第3位,低于唐山和廊坊。年保定和廊坊、张家口和衡水经济总量排位再次出现互换,但彼此间经济总量差异仍相对较小。年前三季度,河北省下辖各市经济均实现增长,经济总量排位较年无变化,但主要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均大幅放缓,增速区间为0.7%-2.9%。 财政实力:年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6.4%,收入规模仍居全国各省第9位,但受收入增量主要来源于非税收入影响,税收比率较上年下降2.38个百分点至70.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一般。年河北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保持稳步较快增长,对综合财力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全年全省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4.1%,对地方综合财力的贡献率为31.47%,较上年上升1.33个百分点。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和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期,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0亿元,下降9.5%;非税收入完成.6亿元,增长13.6%。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年河北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保持稳步增长,收入规模排位较上年无变化。石家庄、唐山和廊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仍稳居全省前三位,同时三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较上年有所上升,财政收支平衡能力亦居全省前三位。年,石家庄、唐山和廊坊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亿元、.35亿元和.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7.6%和7.3%;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为54.13%、58.35%和60.70%。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来源来看,除邯郸和秦皇岛外,河北省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非税收入拉动,受此影响,全省多数地市税收比率出现下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有所弱化。年前三季度,河北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出现较大差异,其中廊坊和沧州收入同比下降均超过5%,而邢台、唐山和邯郸收入则同比增长均超过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方面,年河北省下辖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现差异较大。石家庄收入规模仍居全省首位,但收入增速相对较低,年石家庄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0.7%;而廊坊年收入增速高达.9%,全年实现基金收入.01亿元,收入规模排位由上年的全省第7位跃升至第2位;保定、张家口、衡水和承德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则较上年均出现较大幅下降,其中保定收入降幅虽相对较大,但收入规模仍居全省上游,而其余三市年基金收入则排名全省后四位,其中衡水收入规模居全省末位,为全省唯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不达百亿元的地市。 债务状况:年,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持续较大幅增加,债务增量居全国各省降序第5位,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87亿元,债务规模仍居各省第9位,债务负担较重。但考虑到相对较强的经济和财政实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年末河北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34倍,居各省降序第19位。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唐山、承德、秦皇岛和张家口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年末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均超过3倍;石家庄政府债务余额虽仅次于唐山,且已超千亿元,但受益于较强的财政实力,债务压力相对可控;而廊坊政府债务负担仍较轻,年末廊坊政府债务余额为.95亿元,居全省降序排名第10位,债务余额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为0.77倍,是全省唯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完全覆盖其债务余额的地市。年以来,河北省城投债发行规模有所增加,但整体发债活跃度仍相对较低,其中唐山和邯郸为全省新发城投债主力区域,年9月末区域存续城投债余额均较年9月末大幅增加,城投债偿付压力在省内相对较大。年9月末,唐山和邯郸存续城投债余额分别为.00亿元和.97亿元,较年9月末分别增加.00亿元和73.60亿元;年9月末存续城投债余额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分别为0.58倍和0.83倍,为全省该比率超过0.5倍的两个地市。 一、河北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河北省经济实力分析 年河北省经济增速略有提升,但受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修订等因素影响,经济总量有所缩减,经济总量排位由上年的全国各省第9位降至第13位,同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偏低。河北省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至50%以上,全省“三二一”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显著高于第二产业。此外,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相对较低,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河北省消费需求有所下降,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放缓。 河北省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经济体,内环京、津,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必经之地,亦是连接北方内陆与海上门户--天津、京唐、黄骅、秦皇岛等港口的桥梁,地理位置较优越。此外,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环首都经济圈、雄安新区建设等战略的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具备一定潜力。年,河北省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经济增速较上年略有提升,但受地区生产总值修订[1]等因素影响,全省经济总量有所缩减,经济总量排位由上年的各省第9位降至第13位,被福建、上海、安徽和北京超越。年,河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0.7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看,年河北省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全省“三二一”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显著高于第二产业。年,河北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4.9%和9.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0:38.7:51.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6%,高于第二产业39.7个百分点。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同样受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修订影响,河北省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一步下降,人均水平偏低。年河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3万元,同比增长6.2%,是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0.65倍,人均水平居全国各省第26位,仅高于山西、吉林、广西、黑龙江和甘肃。 河北省凭借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以钢铁、煤炭、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较发达,区域内拥有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竞争力强的大型资源型企业。但近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化解过剩产能及治理大气污染等因素影响,河北省工业经济增长乏力,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虽有所提升,但仍相对较低。年,河北省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增速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5%,食品制造业增长7.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3%,医药制造业增长10.4%。此外,河北省近年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实现行业结构逐步向高端高新转变,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3%和9.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19.5%。服务业方面,年河北省服务业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增加值比重均超过11%。年1-11月,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9%,商务服务业增长13.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8%,三个行业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7.5%。 从经济增长驱动力来看,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仍维持低速增长,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全年全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保持在60%以上,高于投资贡献率13.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年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3.9%、增长2.0%和增长10.4%,第三产业投资显著加快。从投资方向来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1.6%,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6%,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26.8%,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此外,河北省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持续下降,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9%,其中,住宅投资下降0.4%,办公楼投资下降1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8.4%。消费方面,年河北省消费品市场仍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万亿元,增长8.4%,增速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升级类商品仍保持较快增长,同时,绿色消费成为全省消费的新增长点。年,在限额以上单位中,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1%,增速较上年加快12.9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96.2%、19.3%和53.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2%,新能源汽车类增长.4%。对外贸易方面,河北省年进出口总额保持稳步增长,但由于河北省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增长拉动相对有限。年河北省进出口总值完成.6亿元,较上年增长12.6%,其中,出口总值.3亿元,增长5.7%;进口总值.3亿元,增长24.4%。 年前三季度,主要受疫情影响,河北省经济增速较大幅放缓,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亿元、.2亿元和.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7%和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9:38.2:52.9,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方面,年前三季度,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其中,制造业带动作用有所增强,同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其中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同期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7.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2%,较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从投资方向来看,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5%,基建投资力度较大,此外,雄安新区、冬奥涉奥项目、廊坊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对全省投资起到重要带动作用。消费方面,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亿元,同比下降3.7%,消费需求受疫情冲击影响仍存在,但同期消费升级类商品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长22.5%,化妆品类商品增长40.2%。 (二)河北省财政实力分析 年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收入规模仍居全国各省第9位,但受收入增量主要来源于非税收入影响,税收比率有所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一般。年河北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保持稳步较快增长,对地方综合财力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和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受益于地区经济增长、中央财政支持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较好,河北省年综合财力[2]同比增长9.3%至.7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4%、8.2%和14.2%。 年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收入规模仍居全国各省第9位,但受收入增量主要来源于非税收入影响,全省税收比率[3]有所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一般。年,河北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2.9%;非税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5.7%;税收比率为70.36%,较上年下降2.38个百分点,税收比率居各省降序排名第20位。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和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4%至.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0亿元,下降9.5%;非税收入完成.6亿元,增长13.6%;税收比率进一步降至64.13%。 年,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4]略有降低,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度仍较高。近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中央财政对河北省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全省综合财力提供了较强支撑。年,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45.00%,较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获得上级补助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8.2%,上级补助收入对综合财力的贡献率为33.07%。年前三季度,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45.16%。 河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年全省土地出让情况仍较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保持稳步较快增长,对综合财力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年,河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38亿元,同比增长14.2%,对综合财力的贡献率为31.47%,较上年上升1.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7.83亿元,同比增长15.7%。年前三季度,河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 河北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形成财政收入的能力在各省中仍居中游,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5%,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排名各省降序第12位。 二、下辖各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河北省下辖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和衡水等11个地级市,近年河北省按照“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京津冀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以保定平原地区和廊坊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以唐山、沧州、秦皇岛为沿海率先发展区,以石家庄、邯郸、邢台平原地区、衡水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以张家口、承德为冀西北生态涵养区的四个战略功能区,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一)下辖各市经济实力分析 年河北省下辖各市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受地区生产总值修订等因素影响,多数地市经济总量有所缩减。唐山经济总量仍居全省首位,年经济增速亦居全省首位,但地区经济发展对钢铁等传统工业依赖度高,是全省唯一第二产业占比仍超过50%的地市,面临较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省会石家庄经济总量仍居全省第二位,但与唐山仍存在一定差距,且年经济增速降幅较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居前列,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保定和廊坊、张家口和衡水经济总量排位再次出现互换,但彼此间经济总量差异仍相对较小。年前三季度,河北省下辖各市经济均实现增长,经济总量排位较年无变化,但主要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均大幅放缓。 年河北省下辖各市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受地区生产总值修订等因素影响,唐山、石家庄、沧州、邢台、秦皇岛、衡水和承德等多个地市经济总量有所缩减。从披露年地区生产总值修订数的8个地市(除唐山、廊坊和承德外)来看,8个地市修订后的年地区生产总值较原统计公报披露的数值降幅均在6.5%-9%之间,经济总量调减幅度相对较大,其中石家庄年地区生产总值由原统计公报披露的.6亿元修订为.1亿元,经济总量调减规模在省内居首位。 年,唐山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仍居首位,同时经济增速亦居全省首位,在省内经济地位较高,但地区经济发展仍对钢铁等工业经济依赖度高,面临较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年,唐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亿元,同比增长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67万元,为全省唯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市。省会石家庄年经济总量仍稳居全省第二位,但经济增速较大幅回落,经济总量与唐山的差距仍相对较大,此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居全省第3位,低于唐山和廊坊。年,石家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亿元,同比增长6.7%,经济增速居全省中下游,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增速降幅最大的地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29万元,增长5.9%。沧州、邯郸、保定和廊坊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第3-6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区间为0-亿元,其中保定和廊坊年经济总量排位再次出现互换,但彼此间规模差异均不大。此外,四市中除廊坊外,其余3个地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均相对偏低。年,沧州、邯郸、保定和廊坊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0亿元、.00亿元、.00亿元和.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77万元、3.65万元、3.44万元和6.66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列全省第5、第7、第9和第2位。秦皇岛、张家口、衡水和承德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后四位,地区生产总值仍均不超过亿元,且彼此间差距仍相对较小,年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8位的秦皇岛地区生产总值与排名末位的承德间的差额仅为亿元。 从产业增速及结构来看,年除唐山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外,河北省其余地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均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且增速显著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此外,唐山经济结构仍以工业经济为绝对主导,是全省唯一第二产业占比仍超过50%的地市。除唐山外,河北省其余地市年第三产业占比均高于第二产业,其中邯郸年产业结构首次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但邯郸二、三产业占比仍相对均衡,是全省除唐山外,第二产业占比超过40%的地市。年,唐山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8.0%和7.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8:52.7:39.5调整为7.7:52.4:39.9;邯郸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5.8%和9.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6.4:44.0调整为9.8:44.6:45.6。除唐山和邯郸外,年河北省其余地市经济结构均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石家庄和廊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60%。 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来看,由于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河北省下辖各市经济增长的动力仍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年除张家口和衡水外,河北省其余地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较上年有所加快,其中承德和唐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幅度相对较高,但承德由于年固定资产出现较大幅负增长,年投资增速虽较上年提高24.4个百分点,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仅为6.1%,增速仍居全省中下游,地区投资拉动仍相对乏力。而唐山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0%,较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居全省首位,且显著高于其余地市,年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二的廊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此外,唐山也是年全省唯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消费增速的地市,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度较高。张家口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大幅放缓,同比仅增长5.8%,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排序由上年的全省首位降至倒数第二位,仅高于沧州,沧州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5%。 消费方面,年河北省各地市消费增速仍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增速区间为8.0%-9.1%,其中,除唐山外,其余地市消费增速均显著高于投资增速。从消费规模来看,石家庄和唐山消费规模仍稳居全省前两位,且与其余地市存在较大差距,而秦皇岛、衡水、张家口和承德四市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均不足千亿元,消费规模居全省后四位,且除衡水外,其余三市消费增速亦相对偏低。具体来看,年石家庄和唐山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0亿元和.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8.8%;廊坊消费规模仍居全省第7位,但消费增速居全省首位,年廊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亿元,同比增长9.1%;秦皇岛、衡水、张家口和承德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8亿元、.00亿元、.30亿元和.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8.7%、8.0%和8.0%。 年前三季度,河北省下辖各市经济均实现增长,经济总量排位较年无变化,但主要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均大幅放缓。其中唐山经济总量和增速仍均保持全省首位,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同比增长2.9%。除唐山外,邯郸经济增速相对较高,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而保定和张家口经济增速相对较低,均为0.7%,为全省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低于1%的地市。除上述地市外,河北省其余地市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区间为1%-2%。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石家庄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幅下滑,投资增速为-25.4%,此外,张家口固定资产投资也出现负增长,投资增速为-2.4%,除两市外,河北省其余地市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均维持低速增长,其中廊坊投资增速居全省首位,为4.6%。消费方面,河北省各地市年前三季度消费受疫情负面影响仍存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秦皇岛和石家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较大,同比分别下降5.4%和5.1%,而张家口和廊坊降幅相对较小,同比分别下降0.5%和0.7%,除上述地市外,其余地市消费额降幅区间为2%-5%。 (二)下辖各市财政实力分析 1.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 年河北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保持稳步增长,收入规模排位较上年无变化,石家庄、唐山和廊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仍稳居全省前三位,同时三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较上年有所上升,财政收支平衡能力亦居全省前三位。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来源来看,除邯郸和秦皇岛外,河北省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非税收入拉动,受此影响,全省多数地市税收比率出现下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有所弱化。年前三季度,河北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出现较大差异,其中廊坊和沧州收入同比下降均超过5%,而邢台、唐山和邯郸收入则同比增长均超过5%。 与经济发展水平略有不同,河北省下辖各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对均衡。年河北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保持稳步增长,收入规模排位较上年无变化,石家庄、唐山和廊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稳居全省前三位,但三市年收入增速差异相对较大,其中石家庄收入增速亦居全省首位,而廊坊收入增速仅居全省第9位,受此影响,三市间收入规模差距有所拉大。年,石家庄、唐山和廊坊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亿元、.35亿元和.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7.6%和7.3%。保定、沧州、邯郸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处于-亿元区间,分别为.96亿元、.64亿元和.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7.7%和7.7%,收入增速分列全省第10、第3和第4位。张家口、邢台、秦皇岛、衡水和承德财政实力仍相对偏弱,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间为-亿元,其中衡水收入增速居全省末位,为6.1%。 税收收入方面,年保定和承德税收收入出现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3.5%和0.8%。除两市外,河北省其余地市税收收入均保持增长,但增速均较大幅放缓,其中唐山年税收收入同比仅增长1.4%,增速较上年下降25.0个百分点,是全省年税收收入增速最低和增速降幅最大的地市。而邯郸和秦皇岛年税收收入增速相对较高,分别为9.4%和8.7%,除邯郸和秦皇岛外,河北省其他地市税收收入增速均不超过6%。受税收收入增速相对偏低影响,河北省除邯郸和秦皇岛外的地市年税收比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税收比率排名全省前三位的廊坊、承德和唐山税收比率降幅均相对较大,年,上述三市税收比率分别为72.84%、72.42%和70.66%,较上年分别下降4.06个、6.10个和4.31个百分点。除上述三市外,保定税收比率降幅也相对较大,年保定税收比率为64.89%,较上年下降6.72个百分点,税收比率排位由上年的全省第4位降至第10位。张家口年税收比率仍居全省末位,为56.29%,是全省唯一税收比率低于60%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偏弱。 一般公共预算平衡能力方面,年廊坊、唐山和石家庄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仍排名全省前三位,且自给率均较上年有所提升,除三市外,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有所下降。具体来看,年廊坊、唐山和石家庄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为60.70%、58.35%和54.13%,较上年分别上升2.34个、0.64个和1.72个百分点。而邢台、张家口和承德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仍居全省后三位,且均低于30%,收支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依赖度高,年三市自给率分别为29.04%、27.60%和26.66%。除上述地市外,河北省其余地市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在30%-45%之间。 年前三季度,河北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出现较大差异,受收入增速差异影响,邯郸年前三季度收入规模略超过沧州和保定,收入规模排位由年的全省第6位上升至第4位,此外,邢台和张家口收入规模排位发生互换。具体来看,年前三季度,廊坊、沧州、张家口和承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同比分别下降9.9%、6.2%、2.6%和2.2%;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均实现增长,但增速差异相对较大,邢台、唐山和邯郸收入增速相对较高,同比分别增长7.3%、6.6%和5.4%,而其余收入增长的地市收入增速均在2%以内。 2.下辖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 年河北省下辖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现差异较大。石家庄收入规模仍居全省首位,但收入增速相对较低,而廊坊年收入增速高达.9%,收入规模排位由上年的全省第7位跃升至第2位。保定、张家口、衡水和承德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则较上年均出现较大幅下降,其中保定收入降幅虽相对较大,但收入规模仍居全省上游,而其余三市年基金收入则排名全省后四位,其中衡水收入规模居全省末位,为全省唯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不达百亿元的地市。 年河北省下辖各市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现差异仍较大。保定、张家口、衡水和承德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大幅增长后年均出现下滑,除四市外,河北省其余地市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均实现增长,但增速差异也较大,其中廊坊年收入增速高达.9%,为全省收入增幅最大的地市,继廊坊之后,沧州、邯郸和秦皇岛收入增速也均在50%左右。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来看,石家庄仍稳居全省首位,年石家庄基金收入为.79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居全省第6位。廊坊受益于收入增速很高,年收入规模达.01亿元,收入规模排位由上年的全省第7位跃升至第2位。唐山、保定和沧州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区间为-亿元,分别为.00亿元、.57亿元和.63亿元,其中保定年收入有所下滑,收入规模排位由上年的第2位降至第4位。秦皇岛、承德和衡水年收入规模仍居全省末三位,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15亿元、.67亿元和97.74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能力方面,河北省下辖各市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能力表现仍存在较大分化。保定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5]较上年大幅下降34.32个百分点至77.36%,自给率降幅为全省最大,同时自给率水平排序由上年的全省首位跌落至末位。除保定外,唐山、张家口、邢台、衡水和承德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唐山和衡水年自给率也低于80%,分别为79.68%和78.86%。而沧州、廊坊和秦皇岛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且自给率均超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能力相对较强。 年由于河北省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综合财力的贡献度变化相应存在一定差异。廊坊政府性基金收入对综合财力的贡献度大幅提升,年廊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综合财力的比重为42.16%,较上年上升16.38个百分点,基金收入占比和贡献度增幅均居全省首位。沧州、秦皇岛和邯郸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贡献度实现相对较大幅提升,其中除邯郸年基金收入占综合财力的比重为28.71%外,沧州和秦皇岛占比均已超过30%,分别为35.09%和31.75%。而保定、张家口、衡水和承德则年基金收入贡献度均出现较大幅下降,其中保定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比较上年下降8.95个百分点至32.15%,基金收入贡献度在全省降幅最大,但仍相对较高,而衡水和承德年基金收入占比则分别降至22.98%和21.93%,基金收入贡献度居全省末两位。石家庄年基金收入贡献度仍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廊坊,基金收入已成为地方综合财力的重要支撑,年石家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综合财力的比重为38.99%。 三、河北省及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一)河北省政府债务状况分析 年,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持续较大幅增加,债务增量居全国各省降序第5位,年末债务余额仍居各省第9位,债务负担较重,但考虑到相对较强的经济和财政实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年,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持续较大幅增加,债务增量居全国各省降序第5位,债务负担有所加重。截至年末,河北省政府债务余额为.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亿元,债务增量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受债务增幅较大影响,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债务余额的覆盖程度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各省中上游,偿债保障程度相对较高。年末河北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34倍,较上年上升0.27倍,居各省降序第19位。 年以来,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仍持续较大幅增加,发行债券以新增债券为主。年及年前三季度,全省分别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4亿元和.99亿元,发行规模分别居同期36个已发债省市的第4位和第6位,其中新增债券分别为.64亿元和.70亿元,占发行债券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7.13%和79.14%。截至年9月末,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03亿元,仍居36个已发债省市降序第8位。 (二)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6] 河北省下辖各市中,唐山、承德、秦皇岛和张家口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石家庄政府债务余额虽仅次于唐山,且已超千亿元,但受益于较强的财政实力,债务压力相对可控,而廊坊政府债务负担仍较轻。年以来,河北省城投债发行规模有所增加,但整体发债活跃度仍相对较低,其中唐山和邯郸为全省新发城投债主力区域,年9月末区域存续城投债余额均较年9月末大幅增加,城投债偿付压力在省内相对较大。 从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来看,唐山和石家庄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仍居全省前两位,但石家庄受益于相对较强的财政实力,债务压力相对可控。年末唐山和石家庄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14亿元和.72亿元,分别是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41倍和2.25倍,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7位。除唐山外,承德、秦皇岛和张家口该比率也均超过3倍,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年末三市政府债务余额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分别为4.83倍、3.44倍和3.29倍。而廊坊债务负担仍最轻,是全省唯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完全覆盖其债务余额的地市,年末廊坊政府债务余额为.95亿元,高于衡水居全省政府债务余额降序排名第10位,债务余额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为0.77倍。 从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来看,年末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和保定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仍居全省前五位,分别为.95亿元、.66亿元、.09亿元、.88亿元和.10亿元,其中秦皇岛政府债务以市本级债务为主,年末秦皇岛全口径债务余额仅居全省第7位,而市本级债务余额则居全省第3位。廊坊市本级债务规模也相对较大,年末市本级债务余额为.47亿元,居全省第7位。而衡水和沧州市本级债务同全口径一致,在省内余额也相对较小,分别为.36亿元和.67亿元,居全省末两位。其余地市本级债务余额均处于-亿元之间。近两年河北省部分地市对财税体制进行了调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核算非税收入,由于核算口径不同,以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与其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来判断本级债务负担可参考度相对较弱。 年以来,河北省城投企业发债规模有所增加,但整体发债活跃度仍相对较低,年和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别为.80亿元和.00亿元,在全国各省发行规模降序排名中分列第22位和第20位。从城投平台存续债券规模来看,截至年9月末,河北省存续城投债余额为1.92亿元,在全国各省中降序排名第21位,城投债余额相对较小。此外,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存续城投债券余额的覆盖程度来看,河北省覆盖程度也较高,年9月末其城投企业债券余额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为0.34倍,居各省降序排名第25位。 从河北省城投债区域分布来看,河北省存续城投债仍主要集中于省本级、邯郸、石家庄和唐山,且其中除省本级外,其余3个地市年以来城投企业新发债力度均较大,是河北省城投债发行的主力,以唐山新发债规模最大。年9月末,省本级、唐山、邯郸和石家庄存续城投债余额分别.20亿元、.00亿元、.97亿元和.05亿元,合计占同期末全省城投债余额的78.91%;存续城投债余额较年9月末分别减少77.30亿元、增加.00亿元、增加73.60亿元和增加56.55亿元。除上述地市外,河北省其余有存续城投债的地市年9月末存续城投债余额均不超过亿元,其中廊坊存续债余额仍居全省末位,为10亿元,而衡水和保定均无存续城投债。以存续城投债余额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河北省各地市城投债偿付压力均相对可控。其中,邯郸和唐山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较大,年9月末存续城投债余额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分别为0.83倍和0.58倍,其余地市年9月末存续城投债余额均不超过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0%。 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来看,河北省省本级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显著高于地市,年末省本级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24亿元,占全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总额的45.07%。地市方面,与存续城投债余额区域分布基本一致,石家庄、唐山和邯郸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也居全省前列,年末分别为.11亿元、.02亿元和.01亿元,合计占全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总额的41.53%。而承德、秦皇岛和廊坊城投企业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均不超过百亿元,为全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相对较小的地市。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来看,河北省各市整体覆盖程度相对较高。其中,石家庄、唐山、邯郸和张家口在省内覆盖程度相对偏低,存续城投企业年末带息债务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分别为1.56倍、1.44倍、1.28倍和1.04倍;其余地市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能完全覆盖其区域内存续城投企业年末带息债务,以廊坊保障程度最高,廊坊存续城投企业年末带息债务仅占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1.77%。 作者新世纪评级公共融资部 薛雨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