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油倒计时1天 今年云南省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如期进行。根据考试安排,考生参加高考所在考点、考场均采取随机安排。参加高考时跑错考点耽误考试的事,每年都会发生。为避免在正式考试时,找不到考点、考场,甚至是错跑考点,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考生在掌握了解到自己所在考点后,应对考场进行一次提前踩点。 虽说不像古代“进京赶考”一般繁琐,但是考生们赴考前,看考场不是“走过场”,需要对交通、考场分布、座位信息等细节尽快了解和熟悉,从而确认考点位置,设计赴考路线,计算赴考时间,选择出行工具,尤其是要到外校参考的考生,一定要对考点和考场的相关信息了然于胸。那么看考场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以下几点: 一、确认考点位置高考考场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会发生变化。考生首先要对照准考证上的考场名称,知道自己是在哪个考点考试的,有些考点的名字非常相似,考生一定要弄清楚,考点名称的一字一词都要对得上,不要混淆了。到达考点后,要再次确认准考证上的考点名称与学校校牌是否一致。 年云南省高考考点共设个。有些考点容易混淆名称或走错校区,考生千万要分清。一定注意分清学校与中学一字之差、看清第几附中、注意区分校区。 二、了解交通情况有的考生选择在考点周边住宿,但请注意住宿地点与考点的距离要适当,最好步行15分钟以内,并要查看周边环境是否相对安静以便休息,附近饮食是否安全卫生等。熟悉考场前,应先了解住址附近到考点有哪些公交车、地铁线路以及班次时间,并选择可以在固定时间内到达考点附近的交通工具。同时,要预留充足的时间,以防其他意外情况造成的延误。 三、设计赴考路线踩点的时候最好多规划几条线路,将各条线路对比排列,最终确定哪条线路最快捷最有保障。选择线路时,最好避开拥挤路段。高考当天,为保障安全高考,交警一般在一些考场附近实施交通管制,考生也要了解相关规定。如果在赴考的路上出现意外,也不用太焦急,记得出示《准考证》求助交警。因为按照以往的做法,对于紧急接送、交通事故等求助的,交警高考指挥部将调动相应警力及时给予护送和处理。所有民警接到考生或家长紧急接送求助时,都将有求必应,及时接送。 熟悉考点路线的同时,家长和准考生最好规划好路线,考虑到考生赶考是早上,或是下午,考完则是中午和下午的下班时间,因此,最好考量高峰时车流量怎么样、道路是否通畅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考量坐公交、地铁,还是打车,衡量哪种出行方式更可行。 需要提醒的是,在出行时间上,家长和准考生一定要把握好,做到考前半小时到达考点。家远的、沿途经过商圈的,切记要把握好出行时间。 四、选择出行工具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出行,踩点时需要注意,最好采用与高考那天完全相同的交通工具去踩点,熟悉道路地形,以免走错迟到。家长们要结合孩子意愿和交通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需要送。如果考点就在考生自己的学校,最好平时怎样去上学,高考还是怎样去,尽量减少异常情况,以免给考生带来心理压力。如准备打车或坐私家车前往,还要看看所经之处是否有单行道,是否有禁转标志;万一堵车,可采取什么变通措施。私家车接送考生的家长需要留心考点周边是否有停车位。 五、计算赴考时间去熟悉考场时,最好是沿着赴考路线走一遍。算一算,从家到考场需要多长时间。当然,还应该把堵车等突发状况的时间也算上。不少考点附近平时交通拥挤,堵车更是“家常菜”。市区车辆通行高峰时段预计为每天7:30至9:00。为了不耽误考试,考生和送考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最好提前出行前往考点。赶考当天注意收听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公告和路况信息。 (ps:如果是开车送孩子去考场,可以准备两张“爱心送考”的车贴,放在车前和车后。) 六、亲自熟悉环境很多考点都会在显眼处张贴学校平面图、考场分布图以及考场门贴、桌贴等信息。往年很多考生‘踩点’时只了解到考点和午休地点,不愿意去看考场,到了考试当天,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去找考场,很耽误时间,并容易影响考试心情。熟悉考场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在哪个考点,哪栋教学楼,哪一层,哪一间教室,尤其是跨校考试的考生,避免考试时因环境陌生而紧张。了然于胸和考试当天再找,心理感觉大不一样,至少心不慌,重大考试最怕负面情绪。 “踩点”时,自行前往的考生应模拟考试当天的流程,带齐考试所需证件和文具,乘坐选定的交通工具,计算住宿地与考点之间的往返时间,以便考试当天预留充足的时间。集中前往的考生,应听从领队老师的指挥,统一上下车,并在指定区域等候进场 (ps:考生提前看考场的时间和精力不可省,不可家长代劳,更忌走马观花。) 年云南省高考考点信息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会有一些屡被证明为虚假的高考旧新闻、旧消息再次被传播,误导考生和公众。为此,教育部门和网信部门、公安机关梳理汇总了历年来“冷饭热炒”频率最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并提醒广大网民这些谣言的背后都是不法商家、网站甚至惯犯精心设计的骗局。 三部门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明辨谣言,谨防上当受骗,希望各网站不为谣言提供平台,希望网民不信谣、不传谣。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到底有哪些↓↓↓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钓鱼网站上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的。有的不法分子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案例 年高考前夕,呼和浩特市警方破获一起贩卖所谓“高考试题”案件。据悉,有人以“某某考神”“某某教育”为QQ名,建立了“高考内部押题”等大量QQ群组,大肆宣传以每套元的价格出售高考原题,并保证“每科一半真题”“6月6号上午6点拿到高考真题,下午5点准时发出”。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戴某某抓获。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戴某某对其诈骗行为供认不讳。戴某某交代,所谓的高考真题,实际上是以每套元的价格在网上购买的一套高考模拟试卷。 提醒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所谓的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切勿尝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每年高考开考当日,网上都会流传××考生准考证丢失的信息。广大网民看到后替考生着急,迅速在群内和朋友圈转发,短时间形成影响范围较大的舆情。事件发生后,教育部门迅速核实发现有的考生根本没丢失证件,有的信息完全匹配不上,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虚假信息。公安机关也证实所留手机号一般都是诈骗电话。诈骗分子虚构情景骗取社会善良。若有好心人按照电话号码回拨,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费陷阱。 案例 年,“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白娅倩,考点:一中,考场:,座号:11,准考证号:204111,联系电话****,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这是一则在网络上流传多年的虚假消息。年多地出现准考证丢失的信息,丢准考证的成了“刘明炜”“杨雷雷”“孙超”“党喜龙”等。年“刘明炜”“刘明婷”同学再丢准考证,内容完全照搬了往年的套路。 提醒 看到类似信息后,建议先跟考生所在中学或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举报电话联系确认,不建议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转发,或拨打信息后留的联系电话。 每年高考结束,成绩公布前后,网上总后有人炒作某地的高考阅卷工作极不严肃,阅卷教师甚至不管对错,乱打分。事实证明,发布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处于好奇,还有的高考成绩落差比较大或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一厢情愿认为是阅卷出了问题,武断猜测乱发信息。 案例 某知名论坛上曾出现了一篇“高考阅卷老师冒死揭露内幕,学生前途就是这样被耽误”的帖子。发帖人声称曾参与过某省高考阅卷工作,阅卷教师只为赶进度,或者不管对错乱批阅,或者“一分钟批作文”,草菅人命。此贴涉及高考内容,吸引眼球,迅速成为热点,在各大论坛转载。部分网友大呼“难怪自己当年高考分数低于预期值,原来就是这样被坑的”。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迅速落地查人,据发帖人交代,其只是为了好玩,想吸引网民
|